寻访翰林故里,传承文化薪火——彭泽一中历史组赴芙蓉墩镇湖西村许家坝开展教研
为深化历史教学与地方文化的融合,2025年4月23日,我校高中历史教研组一行走进彭泽县芙蓉墩镇湖西村许家坝,对清代翰林故里展开实地考察。教师们通过走访古建筑、研读碑刻、对话乡贤,探寻这座“进士之乡”的文化密码,挖掘历史课堂的鲜活素材。
翰林故里 文化渊薮
许家坝,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小村落,孕育了清代两位杰出的文化名人——许振祥与其子许业笏。据史料记载,许振祥,彭泽县湖西乡许家坝人,清同治七年(1868年)考中进士,后入翰林院任庶吉士,后外放四川省西昌县任知县,任职期间,他以民为本,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,深受百姓爱戴。同治十二年(1873年),他与退休知府周献臣共同主持编纂了《彭泽县志》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地方史志资料。其子许业笏(1876-1938),字子晋,晚号止静,光绪三十年(1907年)以二甲进士及第,入翰林院任编修,与父亲并称“许家父子翰林”,成为彭泽县乃至江南地区的一段佳话。
实地探访 感悟历史
教师们前往许家坝古村落,漫步在青石板路上,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,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。在这里,教师们不仅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气息,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对于地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。
研讨交流 启迪教学
实地探访结束后,教师们围绕“如何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历史教学”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许振祥、许业笏父子的故事是地方文化与历史教学的宝贵结合点,通过挖掘这些本土历史人物的事迹,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,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。
“许家父子翰林不仅是彭泽县的骄傲,更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生动的教材。”历史教研组组长刘正娥老师表示,“我们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探索地方文化资源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路径,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,更加贴近学生生活。
薪火相传 共筑未来
此次“寻访翰林故里,传承文化薪火”教研活动,不仅是一次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度探寻,更是一次对历史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与升华。彭泽一中高中历史教研组通过实地考察、研讨交流等方式,不仅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,更为历史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未来,彭泽一中将继续秉承“传承文化,启迪智慧”的教育理念,不断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,让历史课堂成为传承文化、启迪智慧的重要阵地。同时,也期待更多师生能够走出校园,走进历史现场,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(图文:张馨文 编辑:张成 审核:朱永红 方王玉 刘正娥)
上一条: 彭泽一中积极参与2025年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培训,助力教育科研能力提升… 下一条: 世界读书日|彭泽一中学子与经典诵读双向奔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