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墨润心,巧手传艺——非遗文化走进彭泽一中课堂
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厚植家乡文化认同,近日,彭泽一中《寻脉彭蠡》地方史课程开展“非遗文化传承”专题教学活动。课程通过“非遗书法+非遗编织”的双主题实践,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彭蠡大地的人文底蕴,以笔墨与竹篾为媒,探寻非遗技艺中的文化根脉。
(一)翰墨丹青传文脉:走进陶博吾的书法世界
课程以“彭泽非遗书法艺术”开篇,师生共同追溯了彭泽县书画艺术的源流。主讲教师通过影像与文献资料,向学生生动讲述了彭泽籍书画大师陶博吾的生平与艺术成就。作为近现代书法界的“隐逸巨匠”,陶博吾的篆隶古朴苍劲、行草恣意洒脱,其作品融诗书画于一体,展现了彭蠡文人“守正创新”的精神品格。课堂上,学生观摩陶博吾的经典书法作品,感悟汉字的结构之美与书法艺术的深邃意境。
(二)竹丝千缕承匠心:探访马当竹编技艺
课程第二环节聚焦市级非遗项目“彭泽马当竹编”。教师通过纪录片《竹韵匠心》,带领学生“云探访”马当镇竹编艺人陈良曹的工作坊。视频中,陈良曹以一双巧手将青竹劈丝成缕,编织出花篮、茶具等精美器物,展现了“以竹为骨、以篾为魂”的传统技艺。学生惊叹于竹编“经纬交错”的智慧,更从陈良曹“择一事终一生”的坚守中,体会到非遗传承的匠心精神。
(三)创意融合展新意:卡纸编织与书画创作实践
为深化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,课程特别设计了“彩色卡纸编织+书画创作”手工活动。在教师指导下,学生先用彩色卡纸模拟竹编技法,编织出流苏吊饰、纸扇等作品;随后在编织基底上挥毫作画、题写书法,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。
活动尾声,课堂变身“微型非遗展”,琳琅满目的学生手工作品在课堂上展出,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和价值,增强了他们传承非遗技艺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。
(四)文化传承育新人,守正创新向未来
彭泽一中校长许忠华表示:“《寻脉彭蠡》课程以非遗为切入点,让书本中的历史‘活’起来,让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,激发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热爱,培养非遗传承的‘新火种’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挖掘彭泽本土文化资源,推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,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。”
(图文:刘正娥 编辑:张 成 审核:许忠华 朱永红)
上一条: 清明追思忆英烈,红色精神永传承 ——彭泽一中开展清明祭奠高善继烈士活动 下一条: 【国旗下讲话】拥抱“双休”改革,做自主成长的追光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