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全育人”办好关键课程——彭泽县第一中学思政课建设经验与成效简述
彭泽县第一中学是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,具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。近年来,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秉承“澎湃青春,泽养人生”校训,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,不断构建“大思政课”新格局。
一、立足“全员育人”,推进“人人学思政”。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新时代思政课程建设体系,持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,增强学思践悟基础,把学校思政课建设升格为县委“一把手”领航工程,县委书记挂点联系学校并亲自为广大师生讲授思政课。在重大政治时刻组织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、全国“两会”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实况等活动,举办思政读书会、报告会等活动,通过集体授课、个人述评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。以党建带团建,举办“学党史、颂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“红心向党勇担当、砥砺奋进新征程”“青春心向党,建功新时代”等主题活动,丰富思政课程,以生动活泼的团建活动让师生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。
二、立足“全过程育人”,推进“人人讲思政”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。专业思政教师不足是困扰多数学校的难题。五年来,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引进专业思政教师12名,从优秀党员选聘兼职思政教师5名,有效缓解思政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问题。同时,通过价值引领、专业发展、团队提升、志趣特长梯次推进办法,按照“六有”标准,实施“七大工程”(青年教师强基工程、骨干教师卓越工程、班主任特色化工程、教备组长引领工程、名优教师示范工程、全员教师优化工程、党员教师先锋工程),教师参加思政培训、课程竞赛35人次,申报思政学科研究课题立结项3个,思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。努力培养思政课名师,学校副校长陈璋主持省市县三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,工作室成员达15名,辐射省内8个学校。同时,广泛吸收社会力量,将道德模范、行业楷模、杰出校友、场馆讲解员等纳入兼职思政教师资源库,打造协同式思政育人共同体,营造“人人都是思政课老师”良好氛围。
三、立足“全方位育人”,推进“人人悟思政”。一是推动“思政课程”和“课程思政”有机融合。坚持以上好思政课程为出发点,重点在“课程融合思政”上做文章,构建课程与思政的共享共融,结合不同课程特点、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,充分挖掘本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,将理想信念、爱国情怀、民族精神、人文关怀、创新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,实现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互动发展,实现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,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。二是推进“思政元素”和“文化浸润”有机融合。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,也是根植思政教育教学的阵地。学校以“八德”为文化主题,新校区建设采用江南庭院风格,因地制宜把中国文学、建筑、雕塑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,形成个性鲜明、富有诗意的校园文化,让学生时时受到氛围的熏染,得到文化的浸润。三是推动“思政课堂”和“社会实践”有机融合。学校依托红色资源、乡土资源,开展景德镇陶瓷文化远足研学、井冈山红色远足研学、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等研学活动。结合学生实际、彭泽实际开展志愿服务、军训国防、生活感恩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“知行合一”感悟家国情怀、时代精神。
作者:王忠良 陈璋
来源:漫天梨花公众号
上一条: 朝气蓬勃新学期,卓厉奋发向未来——2024-2025学年度下学期全体教职工会议 下一条: 孜孜求索,智启新程——彭泽一中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